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,兰州牛肉拉面已从传统美食升华为承载黄河文明的城市文化标识。兰州市文旅局深入贯彻文旅融合发展战略,通过“文化铸魂+创意赋能+产业升级”三位一体模式,全面推进兰州牛肉拉面文化生态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兰州,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,文化底蕴深厚,旅游资源丰富。兰州牛肉拉面作为独特的非遗美食,不仅是兰州饮食文化的代表,更是文旅产业发展中的明珠,二者相互交融、相互促进,共同谱写城市发展新篇章。
在非遗传承方面,兰州构建了系统化保护体系。摄制《功夫拉面》院线电影,拍摄《舌尖上的敦煌舞》宣传短片,巧妙地将兰州牛肉拉面的十二种面型与敦煌舞的十二种手势相结合;创新打造“金城十二面”文化IP,把拉面制作技艺与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深度融合,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体系。
文创开发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。通过举办“中国兰州牛肉拉面文创设计大赛”等系列活动,吸引了全国30余个省市的1041件作品参赛。其中,“丝路面韵”文创丝巾、“兰小宝”IP系列等158件获奖作品脱颖而出,它们巧妙融合中山桥、水车园等城市地标与拉面文化元素,开发出涵盖生活美学、数字藏品等8大品类120余款文创产品,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。
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提升。兰州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地标美食创新发展论坛,荣获“2024中国地标美食”称号。创新“一碗面+一本书+一台戏”文旅体验模式,在第七届敦煌文博会期间举办专题展览,吸引21国文化参赞深度体验,极大地提升了兰州牛肉拉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产业升级同样迈出坚实步伐。兰州制定《兰州牛肉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,成立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,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,为打破地域限制,让兰州牛肉拉面走向更广阔的市场,兰州市打出创新牌,以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。兰石集团研发的超高压牛肉面熟湿面加工技术,成功攻克传统拉面在保存和运输方面的难题,应用该技术生产的牛肉面品质高、食用方便、保质期长,为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同时,兰州市通过设立产业发展科技计划专项、成立产业研究院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等一系列政策举措,全面梳理全产业链标准,申请地理标识商标,向工信部申报中国消费名品,推动《兰州牛肉拉面制作》教材面向全国出版,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完美融合。
未来,XKTY.COM兰州市将持续深化“非遗+”战略,着力构建文化保护传承、产品创新研发、标准体系建设、全球推广传播四大工程,全力将兰州牛肉拉面打造成为彰显中国饮食文化魅力的世界级IP,让更多人通过这碗面领略兰州的独特风情和深厚文化。
1.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,只用于分享,不做任何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2.由于条件所限,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,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,请联系添加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处理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